“希望鑽石”是世界4大鑽石之一。它著名於世﹐不僅是因為它是電影“鐵達尼號”中的藍鑽石“碧洋之心”的模特兒﹐和它所散發出的冰艷的紫羅蘭色光芒﹐而是因為它的外號─“被詛咒的鑽石”。 這顆現重45﹒52克拉的藍鑽石的傳奇故事是從17世紀開始的。一位名叫姜‧達貝魯尼爾的法國珠寶商從印度把一顆112克拉的藍鑽石帶回了歐洲﹐並獻給了法國的太陽王路易14王。姜‧達貝魯尼爾因此而得到了貴族稱號和10萬磅金幣的獎勵。
路易14王將此鑽石加工成67﹒5卡拉的心形鑽石﹐將其取名為“法國藍鑽石”(French Blue Diamond )。 它的美麗吸引了宮廷中人。只有得到國王寵愛的人﹐才有機會借來佩戴。然而﹐“被詛咒的鑽石”的一名也由此開始了。首先得到國王寵愛的貴夫人佩戴了“法國藍鑽石”﹐並出席了宮廷的舞會後﹐便被她的競爭對手奪去了地位﹐她在悲憤中死去。之後﹐財政大臣借用“法國藍鑽石”出席了儀式﹐隨之因冒犯了國王而被判罪﹐死于獄中。 路易16王和他的王妃瑪麗‧安東乃特十分鍾愛“法國藍鑽石”。但他們也在法國革命時被他們的臣民們送上了斷頭臺。“法國藍鑽石”也從此一度失去蹤影。
約30年後﹐“法國藍鑽石”又突然出現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。一位不知身份的客人帶著它來到了珠寶商威廉‧法露斯的面前﹐並要求研磨此鑽石。當鑽石再度被研磨成45﹒5克拉時﹐珠寶商的兒子竟把鑽石偷走了。珠寶商因而悲傷致死﹐他的兒子聽到父親的死訊後也自殺身亡。法國人伯琉﹐明知是盜品還從珠寶商兒子手中買取了鑽石。他為了找買家而帶著鑽石來到了英國﹐但為此耗盡了財力。當他終於找到買家時﹐卻被發現餓死在客店的床上。 伯琉的買家找出被伯琉藏在鞋後跟的鑽石後﹐在1830年以1萬8千英鎊賣給了一位叫亨利‧霍伯的銀行家。因為“霍伯”在英語中是“希望”的意思﹐所以從此世人又稱其為“希望鑽石”或“霍伯鑽石”。亨利‧霍伯死後﹐“希望鑽石”被法藍斯‧霍伯所繼承。因為法藍斯‧霍伯過著奢侈放蕩的生活而破產。然而﹐伯琉也沒有因為獲得了巨款而得到幸福﹐他在騎馬中落馬而死。
“希望鑽石”離開了霍伯家人之手後﹐1908年落入了俄羅斯貴族卡德斯基公爵的手中。住在巴黎的公爵著迷於名叫樂杜的舞女﹐他在樂杜上臺演出時﹐毫不吝嗇地把“希望鑽石”借給了她。樂杜有個情夫﹐樂杜在舞台上被她的情夫射死。兩天後﹐公爵也被人在路上刺殺而身亡。 下一個“希望鑽石”的佔有者是位希臘珠寶商。他將鑽石賣給土耳其王哈密德2世的當天晚上﹐因為所乘坐的車落入懸崖而全家身亡。土耳其帝國最後的國王-哈密德2世也在得到“希望鑽石”的幾個月後﹐由於青年土耳其黨的反叛而被趕下了王位。為了去法國避難﹐他秘密派人將“希望鑽石”﹐“東方之星”(94克拉)和“愛爾德之眼”(70克拉)這三顆鑽石先運向巴黎﹐但他的使者卻帶著這3顆鑽石失去影蹤。 此後“希望鑽石”成為了巴黎著名寶石商卡璐迪爾的商品。卡璐迪爾將“東方之星”以10萬美金﹑“希望鑽石”18萬美金的價格賣給了美國的新聞王馬克林的妻子艾娃琳。但“希望鑽石”的悲劇並沒有終結。艾娃琳的獨子在9歲時因交通事故而喪身﹑25歲的女兒也因喝了過量的睡眠藥身亡。艾娃琳的丈夫得了神經錯亂而在精神病院中度過了一生。
1947年艾娃琳死後﹐“希望鑽石”被紐約的著名珠寶商哈利‧銀斯登買下。1958年﹐哈利‧銀斯登將“希望鑽石”捐獻給了史密森尼博物館。 這就是在民間被廣泛流傳的“希望鑽石”的悲劇。“希望鑽石”是否真的會給它的主人帶來不幸呢﹖雖然現在是已經無法再考證了。但它的“秘密”從我們中國文化的角度還是可以得以窺視的。中國老人經常說“祖上積德﹐庇蔭子孫”﹑或“祖上損德﹐禍延后代”﹐是因為中國人向來相信善惡有報。人一生的禍福﹐也是由他(她)的“德”的多少而定的。不管他的祖先留下多少財產﹐如果此人沒有那麼大的“德”也是享受不了的。如果淨做壞事﹐沒有“德”﹐那此人下輩子要飯都可能要不到呢。 天下父母心。所有人都希望能為兒女留下更多的財富﹐但您知道嗎?當您能做到處處為他人著想﹐事事做到先他後己時﹐您已經為您的子孫留下了比1萬顆“希望鑽石”更珍貴的“財富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