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寶石種類介紹 (二)

 

 水晶─石英〈Rock Crystal-Quartz) 



無色透明的水晶是分布最廣的石英變種,也是地球上最普遍的礦物之ㄧ。晶體通常為無色、六面體的淩柱狀、帶有金字塔形的末端和與其垂直的條紋。產狀常為雙晶態,解理較差,斷口為貝殼狀。

‧分布

 

最重要的礦源在巴西。其他產區包括瑞士和法國的阿爾卑斯山區(該地盛產優質水晶)、馬達加斯加、前蘇聯和美國。

‧其他


「石英」的名稱源於希臘字「Krustallos」意思是,「冰」石英被認為是上帝用冰製成的。自中世紀以來,水晶製成的水晶球一直被用來預測未來。今天,水晶可用與燈具、透鏡、玻璃工業以及精密儀器的製造,1950年以來,人工合成水晶一直用於製作鐘錶。

 


 

 紫水晶─石英〈Amethyst-Quartz〉 



具二向色性,從不同角度觀賞,可顯示出藍或紅的紫色調,通常以混合式或階式做成刻面。有特別的內含物,看似虎紋、拇指紋或羽毛。有些經熱處理可變成黃色,製成黃水晶。部份是紫水晶,部分是紫水晶,部分是黃水晶的晶體稱為紫黃晶。

‧分布

 

產生在沖積礦床或晶洞中。產紫水晶的最大晶洞位於巴西。產於前蘇聯烏拉爾的帶紅色調;加拿大產的則呈紫色。其它產地還有還有斯里蘭卡、印度、烏拉圭、馬達加斯加、美國、德國、澳洲、納米比亞和尚比亞。

‧其他

 

劣質紫水晶常拋光後製作圓粒,如果寶石呈淡色,可以鑲嵌於密封底座上,或在背面貼箔以便增色。

 


 

 黃水晶〈Citrine-Quartz〉 



是黃色或金黃色的石英變種。黃色緣自鐵的存在,也因此稱作黃水晶。天然黃水晶通常呈淡黃色,但極為罕見,市面上出售的大部分是經過熱處理的紫水晶製成。

‧分布

 

寶石黃水晶極為稀有。上等黃水晶產於巴西、西班牙、馬達加斯加和前蘇聯。

‧其他

 

黃水晶一直被用來仿製黃玉,並一度被稱為「巴西的黃玉」。

 


 

 貓光石英〈Chatoyant Quariz〉 



這裡介紹的三種石英變種,皆有纖維質結構,含有能產生貓眼效果(亦稱「貓光」)青石棉(藍石棉)內含物。切磨成凸面型時,貓眼效果佳。根據內含物的特徵而顯示出不同的顏色。貓眼石英的半透明灰黃色,是由於青石棉內含物所產生的,因角閃石所引起的比較不常見,會有絲質光澤。虎眼寶石呈黑色,並因有氧化鐵而產生黃色和金褐色得條紋。當青石棉變成石英時,便形成鷹眼效果,但原有的灰藍色或藍綠色則會保留。

‧分布

 

產於斯里蘭卡、印度和巴西。虎眼石英最重要的礦源在南非,產狀為厚石塊,伴生的是較少見的鷹眼石英。貓光石英在美國和澳洲也有發現。

‧其他


貓光石英被稱為貓眼石英,以避免與金綠寶石混淆。

 


 

 瑪瑙─玉髓〈Agate-Chalcedony〉 



以結核狀礦體產於火山熔岩之類的岩石中。裂解開時會呈現出令人驚嘆的繽紛色彩和形狀,還有與其它玉髓不同的夾層(一種緻密的微晶石英變種)。夾層顏色依所含的雜質而定。瑪瑙多孔隙,常被染色或著上班點以增強天然色澤。瑪瑙還有幾種獨特的產狀:堡壘瑪瑙具有類似高聳堡壘圖案的稜角條紋;苔紋瑪瑙無色、透明或白色、灰色,含有苔鮮似的或樹枝狀的內含物,常切磨成薄板,或拋光後製成飾物、手鐲、胸針或垂飾。瑪瑙化木是一種化石木材,其有機物被瑪瑙所取代。

‧分布

 

著名的瑪瑙產地為德國的伊達─奧伯斯坦,自1548年以來一直出產瑪瑙。現在德國還大量進口從烏拉圭和巴西來的曠藏。苔紋瑪瑙分布在印度的興都斯坦地區;中國和美國也有。最著名的瑪瑙化木分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石化林。此外,墨西哥、馬達加斯加、義大利、埃及、印度、中國、蘇格蘭也出產瑪瑙。

 


 

 綠玉髓─蔥綠玉髓─玉髓〈Chrysoprase/Prase-Chalcedony〉 

 

被希臘人和羅馬人用作裝飾寶石的綠玉髓是呈蘋果綠的透明寶石,為玉髓中最珍貴的一種內含鎳。

‧分布

 

波蘭和捷克的礦場曾出產過分長精美的綠玉髓。上等的材料來自澳洲昆士蘭、還有前蘇聯烏拉爾、美國的加州、巴西和奧地利。


‧其他

 

另一種綠玉髓─蔥綠玉髓的色彩較為暗淡,而且極為稀少。

 


 

 硬玉─玉〈Jadeite-Jade〉 



人們一直認為育只有一種,但在1863年,確認出現兩種玉:硬玉(又稱翡翠)和軟玉。軟玉較為普遍,但兩者均為堅韌、細粒的岩石,適宜雕刻。硬玉由連鎖顆粒結構的輝石結晶組成,產狀顏色繁多,包括綠、淡紫、白、粉紅、棕、紅、藍、黑、澄和黃色。最珍貴的帝王玉,由於鉻的存在而呈現富麗的深綠色。硬玉經拋光後,通常都有酒窩般的外觀。

‧分布

 

硬玉產生在變質岩中,產狀為沖積卵石合巨礫。由於風化作用而形成褐色表層,常被融入雕刻和成品中。玉最重要的礦源在緬甸,該國200多年來一直向中國提供半透明的帝王玉。歷史上瓜地馬拉是鬱的重要產地,提供雕刻材料給中美洲的印地安人。日本和美國的加州也有硬玉。

‧其他

 

西班牙侵入中美洲後,經常配戴由硬玉製成的附身符,稱之為腰石,或腎石,因為他們相信硬玉能預防和治癒臀部和腎部疾病。

 


 

 軟玉─玉〈Nephrite-Jade〉 



1863年,軟玉被確認是另一種玉,產狀為纖維性的閃石晶體集合體。韌於鋼的連鎖結構,被視為上等的雕刻材料,起出用作武器,後來用作飾品。其顏色變化不一,從富含鐵的深綠軟玉,到富含鎂的奶油色變種,可能成同質的、斑點的或條紋。

‧分布

 

中國人雕刻軟玉莉史達2000多年,材料初從中亞特基斯坦進口,後從緬甸進。其他有西伯利亞(深綠色,帶黑斑點)、俄羅斯(波菜色)和中國。軟玉也分布於紐西蘭北島和南島的各種岩石中(十七世紀的雕刻作品中包括稱meres的毛利的棒)。還有澳洲(黑軟玉)、美國、加拿大、墨西哥、巴西、台灣、辛巴威(深綠色)、義大利、波蘭、德國和瑞士。

‧其他

 

軟玉會與硬綠蛇紋石相混,可用合成寶石仿製,或經染色以改善原色。

 


 

 珍珠〈Pearl〉 



在貝殼─尤其是牡蠣和胎貝─中產生,是其對砂礫之類刺激物的天然防禦。稱為珠母貝的霰石層分泌於刺激物周圍,並逐漸增長變大,即形成結實的珍珠。從這些重疊真珠層中反射的光產生虹彩光澤,也稱為「珠光」。養珠中,常植入刺激物以形成珍珠。在「已植核」的養珠中,用一顆小珠子作為核心,層層珠母貝即分泌於其上。珍珠的顏色變化多端,有白色、略帶白色(通常為粉紅色)棕色或黑色,因軟體動物和水的類型不同而異。珍珠對酸,乾燥和潮濕很敏感,不如其他珍寶持久。

‧分布

 

幾千年來,波斯灣、曼納灣(印度海)和紅海一帶盛產天然珍珠。玻裡尼西亞和澳洲海岸主要出產養珠,中國和日本有培殖的淡水和海水養珠,淡水珍珠還分布在蘇格蘭、愛爾蘭、法國、奧地利、德國和美國的密西西比河。


‧其他

 

被看作是上帝的眼淚。

 


 

 珊瑚〈Coral〉 

 


由稱為珊瑚蟲的海洋動物骨骼遺物形成的。這些微生物以裙裾方式生存,形成分枝結構最終形成珊瑚礁和環礁。這些珊瑚「樹枝」的表面具有獨特的圖案,類似條紋和木紋,是由原來的骨骼形成的。大部分珊瑚─紅、粉紅、白和藍色變種─由碳酸鈣組成,黑色和金色珊瑚則由「介殼素」的角狀物質組成。紅珊瑚最為珍貴,數千年來一直用作珠寶。珊瑚起初都很暗淡,拋光後則產生玻璃般的光澤,對熱和酸很敏感,長配戴會褪亮,需保養。可用塘瓷、染色骸骨、玻璃、塑膠、橡膠和石膏混合物仿製珊瑚。

‧分布

 

產於溫暖的水域中。日本珊瑚有紅色、粉紅色和白色;紅色和粉紅色也分布在地中海、非洲海岸、紅海和馬來西亞的海域中,黑色和金色分布在西印度群島、澳洲以及太平洋島嶼附近的海域中。


‧其他

 

父母親可能會給年幼的孩子珊瑚禮品。

 

 

 

 

     
  
   
   
   

 

 

瀏覽數